1、獨特的區位優勢
柬埔寨地處東南亞交通樞紐位置,到其他東盟國家飛行時間平均只需1.5小時。
水路:湄公河自北向南貫穿全境;西南臨泰國灣,擁有國際級深水港碼頭——西哈努克國際港口;
陸路:東臨越南,北接老撾,西北靠近泰國;
航空:金邊、暹粒、西哈努克三個國際機場;北京、上海、廣州、香港、南寧、昆明等地均可直飛柬埔寨首都金邊。無錫、杭州、武漢、成都、昆明、澳門、深圳等地可直飛西哈努克省。
2、安全的政治環境
(1)國內政治環境:柬埔寨政局穩定,政府關注民生,大力發展經濟,社會治安狀況良好。
(2)國際政治環境:奉行永久中立和不結盟政策,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保持友好關系。柬埔寨是中國的友好近鄰,中柬兩國有著傳統的友誼。
3、開放的經濟體制
柬埔寨不實行外匯管制,允許外匯資金自由出入,美元在市場上可自由流通,大部分行業都對外國投資者開放,是世界上經濟自由度較高的國家之一。根據美國傳統基金會“2017年度經濟自由度指數”排名,柬埔寨在亞太區域國家中排名第20位。據世界經濟論壇《2017-2018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柬埔寨在全球137個經濟體中競爭力排名第94 位。
柬埔寨政府鼓勵外商投資,并出臺了一系列法規,同投資商建立了定期磋商和對話機制。1994年,柬國會通過投資法,根據柬埔寨投資法的有關規定:除柬埔寨王國憲法中有關土地所有權規定外,所有的投資者,不分國籍和種族,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王國政府不實行損害投資者利益的國有化政策;對已獲批準的項目,王國政府不對其產品價格和服務價格進行管制。
2015年3月,柬埔寨王國政府發布《2015-2025工業發展計劃》,推出“2018年優先發展目標”,重點推進4個核心行動計劃,第一,制定和落實降低工業和商業電力價格計劃,并努力擴展其范圍,提高電力的安全性;第二,制定和落實運輸系統和物流系統的總體規劃,特別是連接金邊-西哈努克、金邊-巴域、金邊-波比的經濟走廊;第三,加強和落實勞動市場的管理機制和培訓技術勞工;第四,把西哈努克省開發為綜合性的示范經濟特別區。
4、較低的用工成本
柬埔寨是一個傳統農業國,人口年齡結構趨于年輕化,平均年齡24歲,其中兒童(0-14歲)占31.4%,有經濟生產力的年齡群 (15-64歲)占64.3%,老齡人口(65歲以上)占4.3%。
柬埔寨人識字率為92.7%(15-24歲),勞動人口工作努力并有強大可發展潛力。與其它東盟國家相比,柬埔寨勞工成本低,2022年最低工資標準為每月194美元。
根據柬埔寨相關規定,工作時間通常為一天8小時,每周48小時,加班工資應為最低工資的1.5-2倍。
5、優惠的貿易地位
柬埔寨于2004年加入WTO,美國、歐盟、日本等28個國家/地區給予柬埔寨普惠制待遇;
作為東盟成員國,柬埔寨已加入了十個國家近6億人口的市場。另外,東盟與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投資柬埔寨,企業將同時擁有東盟“10+5”大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