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七點十分,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洪森大道上車流如織。曾幾何時,同樣是早晨的上班潮,工人們肩并著肩,幾十個人擠在一輛“翹尾巴”面包車里。而今,這樣的景象再也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清一色的豐田摩托車,晨曦灑在車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車輛進入工業廠區后,有的很快就消失在洪森大道上,拐入了兩側的輔路。有的則一直沿著洪森大道向北行駛了四五公里,才抵達了工廠。與七八年前相比,如今的廠區規模已經翻了一倍。那時,橫向主干道宏圖大道往北,基本還是一片荒地丘陵,每次去往自來水廠,都要坐上皮卡車,在山路上顛簸許久?,F在,沿著平坦開闊的洪森大道,兩邊工廠林立,英瑞汽配、大自然地板、寶馬家居、潤揚潤杰包裝、SOLAR LONG、通用輪胎等大企業分外醒目,工業二期已然初具規模。
回看工業一期,除了一些老牌的服裝箱包企業外,現在還新添了電器、電纜、五金機械等工業企業,生產現場更是如火如荼。于2019年2月入駐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的新基德實業(柬埔寨)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吹風機,現有工人四五百人。走進車間,率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兩列排列整齊的注塑機。這是生產吹風機的第一道工序,制作風筒外殼,目前一天產量可以達1800個。每一臺機器前,都只需要一個工人操作。再往里,就是全封閉式的噴涂線,一天可以噴涂10000件零件,也是只需要一個工人在外操作即可。在零件組裝、產品包裝車間,工人們有序地在各自崗位上熟練地操作著。作為吹風機的一個重要零件,線圈制作工序必不可少。只見兩個女工坐在一臺繞線機前面,快速地將一排空線圈套上機器,然后固定線頭,接著按下按鈕,幾秒的時間,機器就自動完成了繞線。從前端到后端,企業的自動化程度較以前有了很大提升,工人們經過培訓合格后,便能自主操作機器完成生產任務,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工人的工作量也減輕了很多。事實上,現在區內企業大部分都用上了自動化和智能化設備,為當地培養了一大批專業技術工人。
而隨著入駐企業的增多和人氣的聚集,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內的生活配套設施也在不斷完善。九年前,特區里只有一個老市場,商鋪屈指可數。如今,職工之家、鄰里中心、職工宿舍成了商業集聚地,餐館、超市、零配件店、水果店、飲料批發店、理發店、銀行等等不一而足,2棟6層樓高的員工公寓內設施齊全,環境優美。工作之余,員工們還可以前往區內的西哈努克省中柬友誼理工學院和西哈努克港工商學院進行進修學習,實現理論和實踐的融會貫通,既拓展了知識面,也為工作能力的提升不斷增加砝碼。
時光流轉,曾經還是一張白紙的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如今正用工筆畫徐徐描繪著一幅恢弘壯闊的圖景。未來,這里一定會成為宜居宜業的產業新城,成為城市的新中心。 |